阅读历史 |

第39节(2 / 2)

加入书签

唯一一次让带口信回家时,是他准备离开粱邑之时。

许三郎的货物不多,沿途遇上比较有特色的小玩意儿,他都愿意那糖球去换。

没到车队到一个站点休息时,许三郎带着许大牛、苏明、李庆三个跑前跑前后的,跟在胡子阿叔后面,帮忙搬运东西或者煮饭甚么的。管事有时间也稍微指点他们几句,比如这里的甚么货在哪里价格会涨之类的。

许三郎几个越发的勤奋了。

自家吃的野菜、小鱼干和腊肉也在第一天就被那管事发现了。

管事也想扒东家大腿,后来用二两银子买走了许三郎的野菜、小鱼干和腊肉。

许三郎高兴的向管事推荐自家的南瓜饼和有馅料的蒸饼,最后管事赏脸的吃了只南瓜饼,倒是对蒸饼没有兴趣。

在野外大多数得自己做饭,苏明带了行军锅,许三郎和苏明两伙人轮流出粮食。李庆是游侠儿,剑术和剑法都不错,经常在路上打了猎物添食,多了还会卖给同行的掮客们,给钱给物都行。

反而一路上没花过自家的钱银,还多了份收入。当然许三郎本身就是猎户,也经常是随后的。

开始是苏明和许大牛轮流做饭,其他三个人都吃得不错。就许三郎觉得不好食,他食惯霍香梅做的饭菜,油水作料都是足的。

看他俩做的饭,也不知苏明以前在军中是做甚么的,这饭还是夹生米的。本来黍米就是够粗糙的了,这下真的是难以下咽。野草直接水煮熟,里面撒点盐。野雉子野兔倒是烤得不错。

可是经常吃,还是干巴巴的,后来许三郎的嘴角都上火起泡了。

在吃了几天之后,许三郎终于忍不住提出自己下庖厨。霍香梅出行之前给许三郎装了一小罐猪油,大约有两斤重。

当时管事提出卖腊肉小鱼干野菜的时候,许三郎不是没有想到把猪油也卖给他。但是想想自家婆娘千叮万嘱的说过,做菜一定要放油,长期没有油,对身体不好。再加上这熬猪油的手艺,许三郎就没见过除了自家外的人家会的。

开始大牛他俩做饭,他不舍得出,怕浪费。现在到许三郎做饭了,倒是不惧了。

这锅一热,勺一勺猪油放进去,香味就飘出来了。同行的好些人都在伸长脖子想看看里面是什么。有几个像胡子阿叔那样和许三郎混熟了的,直接上前问,这怎么这么香。

许三郎倒是藏了个心眼,说这是自家婆娘熬的油,自己也是第一次吃。如果不是轮到他做饭,他也是想不起的。

许三郎炒菜用了猪油,黍米饭也是加了些。等李庆捉了几只野雉子回来时,看到这绿油油的菜叶子也是惊呆了。没想到这汉子居然还有这么一手。

许三郎把一只野雉子熬汤,两只火烤,边烤边刷上猪油和胡椒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