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10节(2 / 2)

加入书签

他会说不够银钱的问题,但程晨明也不给人家伤口加盐,“那你只能买书院后面的了。书院正后面靠近书院的已经被卖光了,毕竟书院刚刚建,很多人家都看中的了。”。

许三郎见这司农没有生气,赶紧道。“官爷,远一点也是可以的。”。

这时陆明几个进来了,“许三,那远一点的你如果看中,能买下也赶紧买下吧,当时书院刚刚确定地址,过来买地的人就很多了。这会剩下的好地不多了,迟点怕就是想买也买不到了。”。

许三郎道,“唯唯,我也正如此作想。”。

程晨明思考了一下,拉过地图一指,“这里,书院后面的西北面还有半亩地。书院以前是一片乱葬岗,现在建书院了,孩子的阳气重,倒是不用担心的。那半亩地以前是义庄,现在已经是平地了。”。

许三郎真的是一头黑线,他在书院建屋子那么久,都不知道那是乱葬岗,否则肯定先上清观请道符。

陆明探头看看那原先义庄的位置,对许三郎说,“这位置比书院的还要好啊,你家孩子多,能镇得住。如果再不放心,请道符回来贴贴,动工那天祭天地过往之神,就行了。”。

许三郎还是盯着那图纸看。

程晨明翻了翻劵书记录本,“如果你不满意的话,这比那更近的地是没有的了。”。

许三郎只好问,“那这得多少钱银?”。

程晨明道,“这块地也算是贱卖的了,半亩地,十五银。”。

真不便宜!许三郎感叹,刚刚那臭池塘的一亩是十银,这的半亩就得十五银,还是义庄。加上起屋子置办家什的,估计得将近五十银。家中的存银就得去一半了。

可是不买,以后真的难以找到地皮了。只能去买别人的屋子或者是租赁了。

许三郎想了想,还是决定买下来,毕竟这长期算下来,还是这个划算,“那麻烦官爷给我写劵书吧。”。

“举手之劳,我的职责所在。”,程晨明见许三郎决定买下来,爽快的写劵书了,毕竟能卖出去也算是他的功劳之一,“你叫甚么名字?我给你写上,你盖手印交钱就可以了。”。

“啊?官爷,名字我可以自己写啊,我先看看劵书。”,许三郎这些日子苦练自己的名字,就为了有一天能自己签名,这会有机会了,怎么可能放过。

程晨明和陆明面面相觑,都没想到这汉子还是个识字的。看着许三郎在一脸认真的看着劵书。

其实许三郎认识的字真不多,至少劵书上面的就有好些是他不认识的,不过大概的意思他左拼右贴的,还是弄明白了意思,不过在这些官爷面前,还是得装装样子的,表示自己完全的明白了,“我是需要在这里签名?”。

程晨明道,“是的,劵书你看过了,没问题的话,我再照着抄两份,一式三份。到时候陆明做个见证人,也在一旁签字。可否?”。

“可。”

许三郎看着程晨明刷刷的就抄好两份劵书,那个字真好看,自家婆娘是完全比不上的,更别说自己的,“官爷你的字写得真好,我家小儿也在练字,不知道这有甚么诀窍?”。

识字真好糖炒栗子

程晨明放下手中的笔,让劵书上的墨自然干,他倒是没想到这汉子还会问这个问题,“你可以去书肆看看有没有人临摹的拓本或者是字帖,跟东家或者伙计说是小儿练字的,他们会给你介绍的了。来,你先写上你的名字,再传给陆明。小心点,别沾上墨了。”。

许三郎小心翼翼的接过程晨明递过来的毛笔,在上面写下许叔耀三个大字。自家阿爹也不是识字的,找父老起的名字,念着拗口,写着笔划太多了。

程晨明见许三郎的确是个会写字的,就是那字跟刚刚认字的小儿一样,像狗刨的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