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96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跟蒋金枝说的,蒋金枝同意了第二天在蒋栋梁的帮忙掩护下见了小三一面,只要小三能搞定自家阿爹阿娘,让他们请冰人来提亲,那么她那方面不是问题。蒋金枝实在是被阿婆阿娘他们逼迫到喘不过气来了。

……

这不,霍香梅一整夜都没睡好,因为许三郎跟他说,大娃跟李楠好上了。这霍香梅能理解,两人都是一样的年龄。可是这小三才十三岁,人家蒋金枝小娘子都十六岁了,娘子早熟,他俩是怎么看上的,许三郎也没细说,只是让等秀才考成绩出来之后,不管考得上还是考不上,都要请冰人去蒋家提亲。

越想,霍香梅心里就越不舒服,这小三才十三岁啊,就要娶亲,然后跟一个十六岁的娘子一起承担起家庭的责任。尽管霍香梅来了这已经好些年了,周围很多人家都是十二三岁就说亲,十六岁左右就出嫁娶亲,可是当这件事发生在自家娃的身上时,才知道这种被接受的感觉真的不大好。感觉真的是做虐啊……

如初过了几天,霍香梅觉得日子都要过得没滋没味的了,这儿子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,要娶别人家妇子了,从此建立家庭,跟别的娘子生儿育女。不知为嘛,除了担心,霍香梅心里有种别扭的失落感。

许三郎倒是不同于霍香梅,他觉得孩子大了,成家了,他对于他的任务就完成得差不多了,而且他身上的重担就减轻不少了。

不过看到自家婆娘一副担心的样子,许三郎开始的时候啥也不说,就等她自己想通。之前有些事情就是这样,她自己没想通之前,别人怎么说,她不是不知道道理,就像一根筋一样,不愿意扭转罢了。

后来实在是看不过眼了,许三郎就拉着霍香梅商量如果孩子过了秀才考,要到粱邑书院读书,那样该准备些甚么,这样才转移了她的注意力,免得整天魂不守舍的,时不时的就盯着几个娃看,搞得他们心里也发毛,一吃饱就说外面有事,就赶紧往外跑了。

……

秀才考的成绩出来很快,才一旬通过邑试的名单就已经在蔺县书院的墙外面贴上了。这次许三郎家六个娃参加考,尽管排名有前有后,但是都算是考上了,就连小七也考上了,最后一名,那也算是榜上有名的了。

本来邑试之前还有县试的,不过因为都是童生了,书院为了能让更多人参加邑试,倒是把这一步给省了,直接推荐他们觉得好的,能有把握的去参加考试。至于里面有没有甚么水份,那就是只能感叹一句,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。

这次蔺县书院考上的人真不少,但是像许家这样一下子考上六个孩子的,真的是没有。许大文许二武这次也考上了,成绩比小七还要好。

程晨明这个县长不仅像往年那样参加了秀才宴,鼓励诸位新鲜出炉的秀才公接下来在粱邑书院好好进学,有朝一日考上举人,再到洛阳去考进士,也算是为蔺县的父老们争光。

而且程晨明还亲自上许三郎家贺喜了,那水稻的种植法,稻田里养鱼的法子算是帮了程晨明不少忙,尽管他知道最初是霍老爹提出来的,不过人家里正当做是整个新村的功劳,程晨明也就不多言了。只是这份人情他有记着,如果对方家里有一天有需要的时候,他不介意在能力的范围内帮一把,当然如果超过能力之外的,令他为难的话,那就算了。

对于程晨明的上门,霍老爹和许三郎都是虚荣心感到莫大的满足的。而大娃他们都是一脸的尊敬,尤其是小六不停的偷看着程晨明身上的官府,还有后面带着的衙役,眼睛里迸发的热切,想让站在一旁的霍香梅都忽视不了了。更何况是程晨明这个在官场子里打滚的汉子,察言观色、捕捉细节可是必备的技能,对着小六他就哈哈的大笑了起来,“好好学,将来你的会更好看。”。

还有甚么话能抵得过这一句话在小六这个小官迷心中的地位,听到县长的鼓励,他的整个人都似乎散发出耀眼的光芒,整个人都是乐颠乐颠的。

霍香梅觉得好气又好笑,那个县长自己之前还觉得真的很不错的,结果人家占了便宜升职了,自家啥都没有得到,现在又成了自家娃的崇拜对象。

关于这点,霍香梅只能自己放平心思了,否则会憋屈死的。

……

许家这次在新村是引起热议的了,许三郎家加上许大郎家,就有八个秀才公,要知道这秀才公都是能免一部分的税的。

前几年许家几个孩子都陆陆续续的考上蔺县书院,这就让人羡慕了,可是后来就后继无力了,别人家的都考上秀才了,他家的却还一直是童生。很多人都在后面议论说甚么小时了了,大时未必。

这样的话好几次被许三郎听到了,郁闷得一肚子气,还亲自去蔺县书院向大娃他们的先生请问他们情况。后来得到了先生们的一致认为他们并不差,只是为了确保一定考上,所以一直没让他们去考,再说了到时候几个兄弟一起去考,都考上的话就是一门六秀才,那样就能入蔺县县记了,这将在蔺县的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。

就是这些先生们的大饼画得太漂亮、太真实了,让许三郎就算是听到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