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752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荣泽府。

沈瑜小心的把几件瓷器和两件挂瓶在客厅摆好。他原本是不打算在首都停留,但是,原本预计的贷款少了1000万,而准备带去钮約的扶桑和高丽文物,不知道能够最终卖出多少钱。所以,又准备了几件古玩,打算送到万利拍卖行的春拍上。

在出发前,他已经把资料发给了万利拍卖行。曾经理昨天就请专家做了审核,并且约好今天上门鉴定。

沈瑜选择万利拍卖行,是有后续的考虑。万利拍卖行是唯一在滨海设有分公司的拍卖行。如果对方继续在滨海举行拍卖,那么是不是可以请对方把拍卖会放到自己的酒店?

尽管酒店还没有完成交易,但是,他已经当做自己的酒店了。

沈瑜把古玩整理好,接到了曾经理的电话,走到小区门口,见到了曾经理,以及同行的5个人。其中有万里拍卖行的董事赵驰,曲老师和简老师,还有两人不认识。

他笑着说道:“赵董您好。曲老师您好……”

等沈瑜打过招呼,赵驰说道:“沈总,咱们就别客气了,听说你又送来了古玩,我就赶紧过来长见识。”他又给沈瑜介绍了同来的另外两位鉴定师。

“辛苦几位老师,先去我那儿喝茶。”

沈瑜请曾经理几人进屋坐下。

几个人进入客厅,就看到了几件瓷器和挂屏。

“沈总,我们先看看物件?”

“您几位请。”沈瑜见他们要先看东西,就开始泡茶等待。

曲老师和一位同事负责鉴定瓷器,简老师和负责鉴定杂项的老师查看挂瓶。

赵驰和曾经理看了一圈,就被沈瑜请过去喝茶聊天,等待结果。

由于曲老师已经提前看过送拍的瓷器资料,做了充分准备。所以,两人很快完成了鉴定。

等他们喝了一口茶,曾经理问道:“二位老师,沈总的瓷器?”

曲老师和同事对视一眼,开口说道:“我先说道光时期的杯子。

小沈收藏的一对杯子,是清道光粉彩梅花诗文杯,有“道光庚戌行有恒堂制”九字三行楷书款,典型的官窑瓷器风格。估价30万~50万。”

赵驰问道:“曲老师,这件瓷器的款识,为什么不是官窑常用款识?”

曲老师征得沈瑜同意,将杯子取来,指着底款说道:“这是矾红彩书—道光庚戌(1850年)行有恒堂制,九字三行楷书款。庚戌年是1850年。行有恒堂的主人为载铨,是道咸时期盛名一时的皇室收藏大家,所藏富且精,尤嗜于造办处定制竹木牙角石玉类文房件及瓷器,并以‘行有恒堂’、‘定府清玩’、“行有恒堂主人制”等铭文或钤印作记。所制器物技艺娴熟,皆为佳品,带有宫廷御用风格。

曾经理看着杯子,对另一位鉴定师说:“这种瓷器,不是官窑瓷器吧?价格~?”

鉴定师说:“这不算是标准官窑,但是制作精良,保存完好,你看,敞口,深腹,圈足。杯外壁以粉彩绘枝头梅花,用彩淡雅,给人以舒芳香幽之感。花间留白以墨彩书题诗,表现了梅花之傲骨之风,诗画相融,正恰如其分,可看出用瓷主人之高雅品味。曲老师给出的估价不高。”

沈瑜听两位鉴定师的评价比较公正就没有说话。这几件道光瓷器,是用修复空间修复好的瓷器。

曲老师转身,指着一只方瓶说道:“这件瓷器不得了,清道光釉里红渔樵耕读图方瓶,底落‘大清道光年制’六字青花篆书款。我给它的估价是120万~150万。”

“啊?”

“这么高?”赵驰和曾经理均感诧异。

另一位鉴定师则是点头,表示同意曲老师的估价。

“道光时期的瓷器,形制也不特殊,为什么?”赵驰问道。他和曾经理见过许多昂贵的瓷器,无论多贵的价格,也不会让他们觉得奇怪。他们诧异的是,道光的瓷器这么贵。

曲老师对沈瑜说:“小沈,你说说?”

沈瑜说道:“我不方便评价,听二位老师的意见。”

曲老师说:“咱们先看瓷器自身的水平。此瓶高308厘米,整体呈四方形,盘口,束颈,鼓腹,圈足外撇。瓶外壁以釉里红装饰,通景绘渔樵耕读山水图,足墙饰一圈回纹。笔触硬朗洒脱,通景山水,意蕴悠长,釉里红发色鲜艳,堪称道光时期山水题材的经典之作。”

曾经理点了点头,心理想的是,这个理由似乎没什么说服力。

古玩太多,分批上拍

曲老师看出了赵驰与曾经理的疑惑,主动解释:“这件方瓶的价值高,还有一个重要原因,它是釉里红瓷器。

清代釉里红的烧制,经过了康、雍、干三朝的高度发展,至嘉庆道光时期已趋向停滞保守的状态,烧造量明显减少。由于铜红的呈色难以控制,因此发色鲜艳的釉里红大件瓷器少之又少,且道光时已属清代盛世之后,而仍能有如此釉里红发色甚好者现世,实属可望不可及之事。从目前已出版的资料来看,同时期与此瓶相似者在各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