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345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在加上月初之事,他过后也打探过一些消息,知道十阿哥府上好像有不少青壮出入。种种线索直指九阿哥与十阿哥,他怎么能不怀疑这是十阿哥在杀人灭口?

只是眼下事情正多,也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,四阿哥压下心底的厌恶,又应付了几句,带着十三阿哥离去。托合齐与曹颙给十阿哥请安见礼后,也返回步军衙门去了。

望着他们的背影,九阿哥看了十阿哥一眼,道:“看到没有,最奸诈的就是老四!谁不知这疫病难防,老三为什么躲起来?若真是有功劳的好差事,就算是真病了,怕他也舍不得放手。不过是晓得其中的难处,方如此罢了!老四却狠,即要功劳,又不背埋怨,这十三人头一砍,谁还会想着老四的什么错处!”

十阿哥摇摇头:“不会吧!自小十三就跟着老四屁股后转,两人倒像是真要好!”

九阿哥瞥了瞥嘴角:“不信,你就等着瞧,看看这疫事完了,老四得什么,十三又是什么下场?什么兄弟情深,不过是狗屁,也就唬唬十三那愣小子!”

十阿哥看了看九阿哥,没有应答,望着曹颙与托合齐的方向,陷入沉思。

进了六月,随着一户户人家的解禁,被时疫的阴影笼罩了一个月的京城终于渐渐恢复生气。六月中旬,外城内城因时疫暴毙的人越来越少,最后已经持续多日未见。到六月底,又迎来了几场大雨,早前的干旱早已无影无踪。

没有人会留意,十三阿哥回了府邸,再次开始足不出户的“休养”生涯;曹颙卸下防疫的差事,回到户部,继续担任合格的司主官。

三阿哥却不知该幸灾乐祸,还是该心凉,因为康熙在给他与四阿哥的奏折上,就十三阿哥特命三阿哥与四阿管,批示道:“胤祥乃不大勤学忠孝之人,尔等若放任之,必在一处遇着他,不可不防!”

七月初一,一大早,因时疫封了的内外城门,终于在百姓的翘首期待中缓缓推开,宣告了京城时疫已成为历史。

早已有人备下了锣鼓鞭炮,顿时之间锣鼓齐鸣,加上“劈里啪啦”的鞭炮声,很是喜庆热闹。虽然也有部分家庭,因时疫中失去了亲人,而挂起来白灯笼,但是能够在这场大难中死里逃生,还是感到庆幸。

何茂财是开了城门当天中午就到了曹府的,两个月不通音信,京外各种流言又是千奇百怪,他实在是忧心不已。直到见了曹颙,知道这边众人皆平安无事,他方松了口气。

曹颙问起那边的庄稼,虽然是打了井,但是对旱情只是缓解,减产是难免的。就算是这样,较那些没有井水浇灌的庄稼也是好出太多。因这五月中旬才有雨,下旬才算浇透的,那些没有井水浇灌的土地哪里还来得及种粮食,只能是种些熟得快的作物。

万幸的是,因乡下不比京城,并没有引发时疫。

闲话完毕,曹颙方想起不对来:“财叔,这城外难道是贴了告示了?是告示提前就说了今日开城门之事?要不,怎么进城这般早?”

何茂财拍了拍脑门:“瞧老奴这记性,竟唠叨这些个,好些忘了正事!”说着,叫随行来的小厮递上个篮子:“今儿是大爷寿辰呢,老奴与家里的早就准备的,虽知道城门关着,却仍是不死心想碰碰运气,这正可巧的,可见大爷福泽深厚,日后定是不凡的!”

曹颙心下感动,道了谢,叫人请带他去客房歇歇脚。

又是生日了,曹颙伸了伸懒腰,怨不得这两日初瑜有些古古怪怪,尽是探问他喜欢什么物件吃食,可见是用心准备了。

因福建去年今年都遭灾,外加上饥民暴动,他们福建司这两日也有些忙,就今儿因开城门的缘故,众人都欢心,早早的结束差事,各自归家。

若早日想起来,便请些朋友过来热闹热闹,这两个月的时疫闹得,除了在京有职的,其他的都关门闭户的,大家好久不得见。又想到宁春,因过后忙着防疫之事,虽到宁春家门口两次,也不好进去。

不知道是不是运气好,却是想到宁春,宁春就到,同行的还有两个多月未见的永庆。两人见到出来相迎的曹颙,皆笑着抱拳:“给寿星公见礼了!”

宁春又仰着略带不满的道:“确是连一张帖子都没有,我们这想要喝你寿酒的,就只好舔着面皮上门来!”

曹颙笑道:“对不住,对不住,不是忧心怠慢,实在是这些日子忙昏了头,压根没想起生辰来!”看到永庆身上穿了蓝色衣衫,看来是守孝期满,心中也为他高兴。

永庆却板起脸来,指了指曹颙道:“自打听说你被四阿哥调去防疫,就为你悬心,又想着你平日少年老成,应晓得分寸,却又闹出敦王府这一出来!”

曹颙晓得他是真心实意待自己好,并不恼,辩白道:“当时只想着早日遏制时疫,并未想那么多!”

或许是听两人说到时疫,想起了故去的秋娘,宁春的神色有些黯淡。曹颙与永庆见了,便心照不宣的转了话题。

这如今雨水足了,抗旱的差事也不用再下去,宁春道起自己的前程,却也是眉飞色舞。虽说工部抗旱这功劳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