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904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此刻的曹颙,正在书房,整理这半年的农事记录。

不学农,不知世事艰难。听说今年西南大旱,有几十个府县受灾,朝廷已经有旨意下去,命那几个省的巡抚开省仓赈济灾民。

这天下粮仓,就是京城户部的粮仓,在天子脚下,就算有硕鼠,也不敢大肆咀嚼。剩下的,在地方的,多数都是摆设。

对于这一点,康熙心中也有数,所以若是直隶、江南、东南这些地方遇到天灾,都是朝廷拨漕粮赈济。

直隶是京畿,不能乱;江南是天下赋税重地,士子云集之地,乱不得;东南百姓不少心怀前朝,不可乱。所以这三处,必须要施恩安抚。

西南蛮荒之地,散住着不少地方部族,本就是穷乡僻壤,就是出事,也闹腾不起来,朝廷自然就睁一只眼、闭一只眼。

其实,就算不用再试种,这土豆高产已经有了定论。

毕竟,从明朝土豆引进,至今已经过百年,从福建到直隶,种土豆的地方不算少。只是因交通消息闭塞的缘故,西北、西南地方没听说有这些东西。

要不要,就将推广土豆、苞谷的想法写折子给康熙?

还是为了日后的前程,再等几年,等四阿哥登基后卖好?

曹颙有些犹豫,心中自私的那个部分,觉得是等几年后好;伪善的那面,却是晓得,早一年施行这个推广计划,就能多活多少人。

到底,该如何抉择……

贺寿(上)

眼下的京城宗亲圈子最关注的是什么?无他,就是内务府定在十一月的拍卖会。

简亲王府,内堂。

永佳已经打发了两拨上门子去帖子的亲戚,有些不耐烦,坐在炕边思量。

简亲王府是内务府银行的大股东,他这边的帖子,除了自家的,还有五张,比其他股东多两张。

雅尔江阿没将这些放在心上,受不得别人啰嗦,将五张旁亲的帖子就给了永佳,任由其处置。

京城别的不快,就消息传的最快。

就是王府内眷,也都得了消息,晓得内务府银行那边有便宜的好物件要拍卖。

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已经在永佳面前念叨了一遭,她是府中老人,永佳自是给她体面,就给她娘家一张。

府里侧福晋,除了伊尔根觉罗氏,还有讷敏。她娘家是雅尔江阿的母族,这帖子也得给。

早先为了避讳的缘故,她始终没得名分。后来因杨子墨独宠,雅尔江阿顾不得王府,也没想起给这个嫡亲的表妹请封。

再后来,杨子墨过世,又赶上太后薨,国孝家孝,又耽搁一年。

等到出孝,又是王府嫡子三阿哥出征,直拖到今年年初,这侧福晋的诰封才下来。

既是两位侧福晋娘家都送了,永佳就不矫形,收起一张帖子使人给娘家送过去。不过也使人嘱咐了永胜两句,参合的多是宗亲,不要与人相争,免得得罪人而不自知,占小便宜吃大亏。

剩下两张,到底给谁家好,却是令人犯难。

有好几户简亲王府的旁支来求,这个该给哪家,不该给哪家,永佳还得请雅尔江阿拿主意。要不然,平白得罪了人,倒是得埋怨。

永佳还在寻思,就听门外传来叽叽喳喳的笑声。

“额娘……”随着甜糯的声音,进来个眉目弯弯的小丫头,身后还跟着两个婆子,怀中各抱着个女童。不过三、四岁的年纪。

进了屋子,那两个女童下了地,跟在前面的小丫头,一起给永佳请安。

“淘气,外头风大,又折腾你两个妹妹。”永佳瞥了那小丫头一眼,嗔道。

这小丫头,就是她嫡出的六格格真儿,今年已经七岁,顽皮的伸了伸舌头,道:“额娘,这可不怪真儿。这两个猴儿粘额娘,半日不见,就磨的人头疼。”

这两个女童,就是如意所出的七格格,还有杨氏所“出”的八格格。

杨子墨病故后,她们都被接回王府。虽说两个小格格都亡了生母,但是七格格的生母只是婢妾,八格格“生母”却是王爷的心尖尖。

伊尔根觉罗氏同讷敏都跟雅尔江阿提过想抱养八格格,永佳自是不反对,她懒得费心。左右都是养在王府中,搁在谁院子谁也不敢怠慢。

雅尔江阿却是没松口,八格格最后还在留在永佳院子里。

开始时,伊尔根觉罗氏她们还等着看热闹,寻思王爷爱屋及乌,说不得六格格就要失宠。到了那时,这个木头人似的福晋,还能容下八格格么?

没想到,王爷对八格格只是平平,放手任福晋照看,也不多问一句,更不要说越过六格格去。

永佳将两个小的抱到炕上,七格格还好,守着规矩只是掰着手指笑;八格格说是三岁,实际上才两生日,窜到永佳怀里,搂着永佳的脖子不撒手,口中念着:“额娘……”

看着她眼泪打转,小脸可怜巴巴的,不知道的瞧了,还以为多久没见永佳。

实际上,她们姊妹两个在上房用的早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