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421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“转年不就十三了么?”曹颙道:“又不是马上将这一大家子交给他,不必担心。”

开解儿子们这功夫,曹颙原本有些冲动的内心也渐渐平静下来。

他下个月初赴任,正是隆冬时节,即便三百里的路程不远,对于老弱妇孺来说,也是辛苦。外加上,他上任伊始,肯定是最忙的时候,未必有时间照看家人。

就算想要奉李氏出京散心,也要等到明年二月,春暖花开才好……

葵院门口,恒生止住脚步,带了几分懊恼,道:“大哥,若我方才说吃力,父亲是不是就允我跟着去了?”

天佑脸上仍是收不住笑,道:“二弟就多担待些,省得父亲操劳公务时,还要担忧家里。二叔、五叔虽住的近,到底分了府,照应几日还好,却不好长期插手管这边府里的事。”

要是其他人家,家主外放,将剩下的家人屋子托付给兄弟,也是常有的;可曹府不同,曹府寄住的亲戚故旧太多,有亲家老太君高氏,有怜秋姊妹与妞妞,还有田氏与左住、左成母子,还有宫里出来养老的田公公与两个小公公。

这些人,尽管不是曹府的正经主子,但是跟自家人一般无二。

将这边家务托付给东府,要是有哪里处置不当,说不定就要伤了情分。

恒生听了,也想到此处,垂头丧气道:“也是,看来我也是没福气随父亲出门了……”说到这里,有些不忿的瞥了眼天佑,道:“这本是大哥的差事,怎么就落到我身上?大哥才是父亲长子,理应留在京中代父看家。”

天佑见他沮丧。笑着哄道:“保定府离京城又不远,往后得了空,二弟过去探望老爷就是。家务这块儿,二弟也不用愁,你每日还要往上书房读书上进,谁就真能你当管家使?内院可以托给田婶子或是田公公,外边之事有大管家在,并不会使二弟太费心。”

事已至此,恒生只能认了:“也好,单留我一个,总比将大哥也留下好。”

天佑见弟弟通达,倒是有些不好意思,道:“等到下回父亲再外放,我就留下看家……”

不提这一家人,为即将变化的生活雀跃,圣旨下次日起,曹府就成了京城最热闹的官邸之一。

正如曹颙所料,他压根就不用担心上任时会人手不足,因为荐人的人实是太多了。

总督府书吏,虽不是朝廷正式官员,可按照世情,也要拿一份高俸的。只是这发俸的不是朝廷,而是总督府这边出。

这银子的来路,就是地方上的火耗银子。

除了高俸不说,能入总督府为班底,搭上曹颙这条线,以后想要谋仕途,也大有进益。

官场上,从幕入仕的,大有人在。

曹颙早年为道台时所用幕僚,没有跟着进京,众人所知不多,可却有个已故的庄席与活着的蒋坚在。

曹颙视庄席为师长,对庄席之女待如骨肉。这份重情义,在官宦人家是极难得的。

蒋坚以刑名见长,投曹府前,已经是名幕,却是甘愿屈就书吏之职,留在曹家多年,没有求去。若不是曹颙能理礼贤下士,宾主怎会如此相合?

开始时,曹颙还没放在心上,只想着不管谁举荐,总归是自己挑人。以他现下的身份的位,能到他面前指手画脚的人有数。

不想,过了几日,曹颙就觉得不对劲。

官场上的同僚故旧递帖子上门道贺举荐子侄弟子不说,连几家王府也有了动静。讷尔苏同淳亲王都得跟他开了口不说,连十六阿哥也找上门来荐人。

曹颙觉得头皮发麻,将十六阿哥请到书房,敲着脑门道:“我的十六爷,还嫌我这不够乱,您怎么也跟着凑热闹?”

十六阿哥见曹颙焦头烂额,很是不厚道的笑道:“这就撕撸不开了?等你到任上,怕是遇到的热闹更多。”

曹颙还没领会到封疆大吏的风光,都能预见到将遇到的麻烦,翻了个白眼道:“我真是个棒槌,怎么会觉得这是个好差事?”

十六阿哥哼了一声道:“别得了便宜又卖乖,在这个位置上溜达一圈,再回京一个尚书跑不了的。以你的年岁,再进一步为阁臣也不稀奇,就算操心些,总比你在六部混日子强。”

曹颙知道他说的是实话,也就不再侥幸,走到书桌前,指了指一尺多高的名帖,道:“从下旨至今,还不到十天,往我这里荐人的就有这些了。这几日,又加上平王府与淳王府。”说到这里,压低了音量,说道:“十六爷,我不是怕自己麻烦,是担心你们……”

直隶总督府,虽在京外,可曹颙相信,皇上对那边的掌控,不会弱于京城衙门。

十六阿哥听了,摇摇头道:“孚若,你错了。那位防着宗室不假,可宗室要是都跟你似的谨慎,那位未必高兴。不摊开来,更让人胡思乱想。这官员外放,亲戚朋友荐人都是旧例,越是遮头遮尾的,不是越发显得有鬼?旁人既能大大方方的荐人,你就坦坦荡荡挑合适的人手便是。左右不过是个人情,要是不稳当的,大家伙儿也不好意思荐到你跟前。否则,出了纰漏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