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855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曹颐听了,想了想道:“虽说旗人联姻,不太讲究辈分,可我娘家家里多是行汉礼,不知哥哥嫂子她们什么打算;又不能越过老太太去……我也只能帮妹妹打探一二,能不能说上话,还不好说……可即便是成了,以外甥女的颜色,选秀时想要撂牌子也不太容易……”

玉瑞闻言,皱眉道:“除了病遁,还能如何?总比给人当妾室,以色事人强……”

他他拉氏到底是古稀之年,在园子里走了半圈就有些挨不住。

小一辈的女孩子,即便不觉得这牡丹稀奇,可在花园里也添了鲜活。

曹颐便让世子夫人代自己招待几个姑娘再逛逛,其他人陪着他他拉氏转会客厅……

户部,尚书衙署。

曹颙虽如寻常一样办公,可心里少不得惦记妻女那边。

耳听为虚眼见为实,大学士府老夫人到底好不好相处,还得自家人看了再说。

一时漫不经心,他神情就有些怔忪,效率就慢了下来。

正好蒋坚进来送文书,见曹颙如此,犹豫了一下,道:“大人,莫非是在担心江南水情?”

曹颙闻言,不由一愣。

是了,今春直隶虽没有旱情,可江南传来消息,降雨是去年的两倍,查询过地方志后,李卫就上书到御前,专程提及此事。

上一回如此雨水大的年份,是洪灾泛滥的年份。

今年虽入夏没多久,可苗头已经不好。

长江中下游的水位都偏高,若是不在雨季到来之前做好防洪,真要是洪水泛滥,那两岸民生就难安定。

李卫只是浙江总督,长江中下游流域却还有湖广总督与两江总督辖的。

雍正不是个浮夸的皇帝,向来比较重视民生,加上这两年,正是全国推行“摊丁入亩”、“士绅一体纳粮”改革,所以他格外留意江南动态。

若是江南遭遇洪灾,那粮钱只有减免的,那两条新政难免也要中断,这是他无法忍受的。

因此,他格外重视李卫的折子,除了免除江南数府钱粮,督促地方修坝防洪外;还专门从户部拨了一笔银钱,发往江南,并且命李卫督管此事,无非是怕有人不开眼,在防洪银子上伸手,耽搁了大事。

曹颙不说话,落在蒋坚眼中更是忧国忧民,劝慰道:“雨雪干旱,气候变幻,非人力所能逆转。既是有李大人督管此事,那定是不会含糊,大人也不必太过忧心……”

曹颙点点头,道:“非磷说的是,是我杞人忧天了……”

他面上不动神色,可看着神情枯瘦的蒋坚,只觉得耳根子发烫。

他之所以日子过的清闲,是因为有了蒋坚这个全心全意帮忙打理政务的幕僚。

若非真得有忧国忧民之心,蒋坚也不会放弃功名利禄,心甘情愿的留在曹府,做个默默无闻的六部文书……

就算不为了旁人,只为了不让蒋坚后悔失望,自己也当从家事上收心,正经的为国为民尽些薄力……

敲打

虽说前一日曹颙还信心满满的想着为国为民尽些力,可次日半夜从被窝里爬起来时,曹颙又盼着自己早点致仕。

圣驾既驻在圆明园,逢小朝会时,曹颙少不得就要半夜起床,赶着丑正(凌晨两点)从西直门出城,如此就要子夜起床二。

既是入朝为官,这大朝小朝也是多年下来的。

早年许是年轻,精力旺盛,并不觉得有什么;现下半夜起来,白天就半日没精神,等调理得差不多,又到了朝会之日,周而复始,使得人觉得身心具疲。

曹颙打着哈欠,闭着眼睛,任由妻子帮自己整理补服。

见丈夫如此,初瑜有些心疼,迟疑一下道:“往后小朝前一日,老爷就去城外住吧……咱们家园子离御园也近,还能多歇两个时辰。天佑也是,赶上在御前当差的时候,想要回家就回家,要是乏了,不爱往返折腾,就让他安置在园子里可好?”

曹颙听了,有些意动。

他现下是掌部尚书,三日轮值一次,委实有些熬人。

从雍正这几年的行程看,一年倒是有大半年都驻在圆明园。

往年的话,自家也多搬到海淀园子避暑,无需起大早。今年要搬家、儿女亲事,诸事繁多,需要初瑜这个当家主母坐镇。

只是自家还罢,提前去园子那边歇,也省了半夜爬起来费精神;儿子年轻气盛,可不能让他养成夜不归宿的习惯。

曹颙本身就在侍卫处待过,自是晓得侍卫处都是什么人。

都是勋贵子弟,不能说吃喝嫖赌俱全,却也多是会玩儿会折腾的。

天佑再在稳重,年纪在这里摆着,若是真被勾搭沾染恶习,岂不是悔之晚矣。

因此,曹颙还是摆摆手,道:“且等等再说。老大那边,别人都是这么熬过来的,不可太娇惯。”

初瑜闻言,笑着说道:“今年大事都料理得差不多,明年就能得清闲……”

“明年哪里能清闲,不是还有闺女的事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